阻碍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的,或许不是市场需求的稀缺,而是另一些意想不到的方面,比如企业购买了工业机器人,却招不到合格的操作维护人员。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运营库存超过了94万台,2021年将突破100万台大关。
与此同时,我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依然在迅速增加,2020年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达16.8万台,增长了20%,占比全球出货量达44%,这是有记录以来单个国家的最高数值,也带动了当年全球新机器人的销量小幅增长了0.5%。
数量已超百万台且还在快速增长的工业机器人,需要的操作维护等人员也在急剧增加,然而因为产业起步晚等种种原因,我国机器人行业对此并未准备好,相关人才需求出现较大缺口,并且还有着逐渐扩大的趋势,若不能扭转此情况,或许很快就会出现工业机器人产品易得,操作维护人员难寻的窘境。
机器人产业基础员工缺失现状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缺人状况愈演愈烈,工业机器人行业也是如此,《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指出,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的人才供求比例只有1:10,其中工业机器人相关领域人才缺口达到300万左右,预计2025年将达到450万。
今年人社部最新发布的数据也显示,在“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中,制造业缺工状况持续,有43个职业属于生产制造有关人员,同时智能制造领域缺工程度加大,其中“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等职业排位上升,缺工程度加大。
此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联合阿里巴巴钉钉发布的《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发展报告》显示,未来5年,新职业人才需求规模庞大,预计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和运维员均达到125万。
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说,缺人都是最为致命的,只有人才供给和行业发展相匹配,才是最健康的发展状态,然而未来几年我们根本无从满足这250万左右的人才需求。
之所以如此,还在于我们对相关人才的培养较晚,直到2015年,我国才有一所高效获批了“机器人工程”专业;而在职业教育方面,准备同样不充分,培养合格的工业机器人操作维护人员需要相关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而我们的职高和技校根本没有足够的资源;最后的由企业来培养相关员工,也只有少数国企有这个实力,可谓杯水车薪。
因为稀缺,现在的工业机器人操作运维员可谓职场“香饽饽”,有调查显示,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薪资普遍高于当地平均薪资,甚至有45%的人员薪资能达到当地平均工资的2倍。有相关从业人员表示,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毕业生相对较少,人才需求缺口比较大,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月薪过万很轻松。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在认识到工业机器人逐渐扩大的人才缺口后,国家也及时推出了很多措施来应对,一方面出台文件规范职业标准,另一方面在高校中开设相关专业,内外同时促进相关人才的培养。
2019年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3个新职业,这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颁布以来发布的首批新职业,其中就有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
同时对于两个职位也做出了相应的定义,让人有更加清晰准确的认识:
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使用示教器、操作面板等人机交互设备及相关机械工具,对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工作站或系统进行装配、编程、调试、工艺参数更改、工装夹具更换及其他辅助作业的人员。
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使用工具、量具、检测仪器及设备,对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工作站或系统进行数据采集、状态监测、故障分析与诊断、维修及预防性维护与保养作业的人员。
近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再次向社会公示相关新职业信息,其中就有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其中之意就是要逐步解决,随着机器人行业的发展而出现的人才缺乏难题。
另一方面,自2015年起国家开始大力推动机器人专业的开设,据今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显示,2015年仅有1所高校获批“机器人工程”专业,2016年就增加到了25所高校,2017年60所、2018年101所,在2015-2021年,7年时间,全国已有323所高校成功申报“机器人工程”专业。
公开资料显示,“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掌握工业机器人技术工作必备的知识、技术,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主要从事机器人工作站设计、装调与改造,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应用及运行管理等相关岗位工作,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此专业未来毕业后,可以在机器人的设计研究单位、生产制造企业以及集成应用公司,从事机器人工作站设计、装调与改造,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应用及运行管理等技术或管理岗位工作。
有如此数量高校开设机器人工程专业,无疑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才焦虑。同时去年十月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鼓励各类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
事实上,由机器人企业进行职业培训,是已经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办法,如ABB、发那科、库卡、安川等机器人龙头制造商每年都会在全球几十个国家,为许多人进行机器人课程培训,教授的范围从为初次使用者提供基本的编程到复杂的机器人系统调试,包括了方方面面,保证可以学到足够的技能。
德国发那科学院院长亚历山大·邦加特表示,“由国际机器人制造商设立的培训计划,可以为未来的工业工作场所提供关键技能,工人在学院取得的机器人证书在全球范围内都有效,有资格获得绝佳的新职业机会,这不仅限于汽车行业等机器人和自动化的经典使用企业,也适用于各种分支机构的中小型公司。”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心智造网(www.cn-im.cn)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